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,中國裝配式建筑歷經四個發展階段,從一五計劃提出借鑒前蘇聯經驗,到進入粗放發展,再到問題顯現步入低潮,直至近十余年裝配式建筑重新受到重視,技術更新,創新實力加強。

9月14日,安永會計師事務所(簡稱“安永”)發布《中國建筑行業2020年上半年業績概覽》報告,旨在通過展現和分析中國8家主要上市建筑企業的業績數據,揭示疫情承壓下的建筑行業發展現狀,并據此探討后疫情時代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可...

與先進制造業相比,建筑業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和大規模投資拉動發展,勞動密集特征明顯,資源消耗大、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。特別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建筑業傳統建造方式受到較大沖擊,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。

:2019年,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.1萬億元,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%左右;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,向高收入國家水平邁出堅實一步。

9月10日,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北京召開,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在會上發布。報告顯示,2019民企營收500強榜單中廣東民營企業20余家入圍。

當前形勢下,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,要善于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,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,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,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。

?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。我們要把握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,以信息化、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。要推進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做大做強數字經濟。

“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升級為動力,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,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,形成涵蓋科研、設計、生產加工、施工裝配、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,提升工程質量安全、效益和品...

本次發布的為《中國建筑業發展形勢分析》(2019下),旨在對2019年建筑業發展重點進行回顧,對2020年及未來一定時期內建筑業發展趨勢作出研判。主要內容包括建筑業發展現狀、建筑業細分市場分析(含鐵路、公路、城市軌道交通...

關于下半年經濟走勢,多家機構預測樂觀,認為在國內疫情影響持續減弱、宏觀政策全面發力、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的情況下,經濟復蘇進程將明顯加快,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%左右。

“新基建”和傳統的“鐵公基”應相互取長補短,一起為中國經濟穩增長保駕護航。

7月上旬,資質審批、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、裝配式建筑,設計活動等領域都有新的動態

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'兩新一重’ 建設的提出,“新基建‘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。雖然新基建與“老基建”"只有一字之差,但在網絡上,絕大多數議論卻并未將其與建筑業相關聯,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高新技術層面。

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,建筑裝飾行業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,建筑裝飾行業近年來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。本文主要從建筑裝飾行業市場現狀及行業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。

中國經濟為何能再次帶給人們信心呢?很多重要數據出現積極變化便是證據。

日前,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二季度例會指出,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,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這點明了當前的兩項工作重點:以加強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助力實體經濟渡過眼下難關,以深...

?今年以來,各省市紛紛加大了對“新基建”項目的計劃安排和資金投入力度,“新基建”工程紛紛開始落地……

6月17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,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,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。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,保市場主體,穩住經濟基本盤。

除了流動商販,建筑行業的復蘇也該被重視。建筑行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,一直是我國吸納就業的重要行業。

?作為一艘航行中的巨輪,裝配式建筑風正、艙實、船穩、帆懸,呈現良好發展態勢。
